最近看了一篇关于近红外光的论文,因为太好忍不住要分享。近红外光照射在医学上运用越来越广泛,它主要作用是刺激愈合、防止组织坏死、预防炎症和预防炎症反应。同时还可以增加线粒体功能,改善血流和组织氧化。
近红外光用处用处那么多,对于采用近红外光技术的产品,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加关注它对于面部以及身体的辅助治疗,效果也很棒棒哒!姐妹们快来一起了解吧!
830近红外光的定义与产生
830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范围通常在780nm到2526nm(也有说法为780nm到2500nm)之间。近红外光主要是由分子振动的非谐振性产生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当分子振动从基态向高能级跃迁时,会伴随近红外光谱的产生。
830近红外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吸收特性:近红外光对含氢基团(如(C-H、O-H、N-H等)的振动较为敏感。当近红外光照射到样品时,样品中的分子会吸收特定波长到近红外光,从而产生分子吸收光谱。这种吸收特性使得近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分析各种有机物的组成和性质。
共振现象:当入射光的频率与样品中分子的振动频率相匹配时,会产生共振现象,光能将被吸收并转化为分子的振动能。
综上所述,近红外光原理涉及近红外光的产生,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分析技术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和价值。